地理信息系統項目

工程位于山西省陽泉市盂縣縣城,探測管線東西跨度約8.3公里,南北跨度約5.3公里,管網探測長度120余公里。盂縣熱力管網基礎資料不全,實地環境復雜,管線密集錯亂。一次線管徑大多比較大,最大達DN1800,部分探測區域管線沒有附屬物,通過磁鐵將探管儀夾子附著在管道壁上,保證了電流的流通,保證了管線探測的精確度。 通過建立盂縣熱力GIS系統實現了盂縣熱力管網三維可視化,能夠更加直觀的查看盂縣熱力管網分布,查詢熱力管道的屬性及覆土埋深等相關信息。

中國計量科學院和平里院區和昌平院區占地面積共約63萬平方米,地下管線規劃和建設時標準與現行標準存在較大差異,施工圖紙、竣工圖紙差異較大,給管網維護、更換設備、故障定位、安全管理等造成很大的困難。該項目實現了地下管網一體化管理,建立一套平臺涵蓋兩個院區的數據和信息,通過探測和普查建立精準的管網模型,并實現數字化儲存,數據更新,可視化顯示、輔助分析等,實現兩院了地下管線數據信息的二三維一體化,實現對院內地下管線的電子化、可視化、現代化的綜合管理。

項目利用無人機超低空航攝,獲取高精度的正射影像數據;使用三維激光掃描儀進行作業,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完美展示出廠區的三維效果,并且可在點云拼接模型上直接量取各細節尺寸,為設計人提供更全面準確的數據支持;通過全新GIS技術,將各類數據編譯之后集成,實現二維三維圖形的相互轉換,全面實現對廠區地上模型地下管線的三維顯示與管理;實現對單種管線情況的研究和各種管線整體分布情況的多種專業分析,結合物聯網技術,連接傳感器,實現監測預警功能。

通過外業使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觀音堂調壓站進行掃描,獲取調壓站建筑物及各類設備的點云數據,應用點云處理軟件SCENE進行點云的拼裝及配準,利用ReCap對預處理的點云數據進行去噪、裁剪處理,使用Revit對點云就行精細化建模并添加對應紋理,使用3D MAX對模型進行細節修飾,最終實現調壓站場景的一比一模型還原,給相關設計人員提供更加真實便捷的設計基礎資料,以加快項目設計進度,同時方便進行工程的輔助規劃、設計、施工及后續的運營管理等工作。